筆者認為,艾略特是以現象解釋現象,故仍停留在感性認識上。為什麼說艾略特把“費邦納基數列”和“黃金比率”作為波浪理論的依據屬於感性認識呢?因為艾氏未能從本質上證明它們與商品價格之間的有機聯繫。
最普遍現象末在圖表中反映
換句話,我們不能夠說,因為自然界有這種現象,所以圖表里便有這種現象。自然界的現象和規律多得很,為什麼惟獨這一條跑到圖表分析中來呢?更何況,有的現象和規律是更加普遍的,為什麼我們的圖表中不反映出來呢?
早於1987年8月23日筆者在香港的《每週財經動向》上寫道:“個人認為,這種特性並不普遍,另一種特性才是最為普遍的。請看,蜂巢是橢圓的,連里面的蜜蜂身體和翅膀亦是橢圓的。螺殼是圓的,裡面的螺體和触須亦是圓的。維納斯女神的身軀、頭顱、鼻子、耳朵、眼睛都是圓形或橢圓形的。再說,樹幹是圓的,樹葉是橢圓的,花朵是圓的,山頂是圓的,河床是圓的。銀河系中的所有星球是圓或橢圓的,包括太陽、月亮和地球等等…….…。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圖表走勢不都是弧形的呢?如果你回答不出來,證明仍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後來筆者又曾寫道:“衍生現象亦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規律之一。誰都知道,一切動植物都會傳宗接代。大貓生小貓,大魚生小魚,大人生小孩,大樹生小樹,蔬菜結種子,荒草生新苗。甚至,大恒星生小恆星,大山生小丘,石頭生沙子,大河生支流,湖泊生池塘。 (這幾個“生”字都是泛指)。那麼,為什麼我們圖表上的鑽石形旁邊不生出一個小鑽石形?頭肩頂旁邊不生出一個小頭肩頂呢?
顯然,這兩種自然現象與圖表沒有關係,而費邦納基數列、黃金比率與圖表有關係。我們應盡力去揭示兩者之間的有機聯繫,這才是科學的方法和負責的態度。如果不能解釋清楚,那麼我們的理論仍然停留在感性認識上,仍然是一種經驗而已。淡不上一理性認識,更談不上一門科學,很難令人信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理性認識
筆者曾經舉例子來說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區別:”見到跟在靈車後面的人嚎啕大哭,並不等於街上的人都要飄淚零涕,但偶然地,亦可以見到街邊有兩個人啜不成聲。初步的印像是,他們都和死者有關係!這只屬於感性認識。因為我們並不知道這些人跟死者有什麼關係,亦不敢肯定每個人都和死者有密切關係。”
“經過調查得知,跟在靈車後面的人,有的是死者的家屬、親戚、朋友。但有的只是工廠的同事,做禮節性的悼念而已,他們被感動得哭了。而街邊的兩個行人,一個想起他剛去世的爸爸,觸景生情而哭:一個是從戲院裡哭出來的影迷,見狀傷感再哭!此一了解,原先的感性認識不就變成理性認識了嗎?雖然並非每一項事物都必須究根究底追求理性隊識。但作為一種理論,一套指導大家投資的方法,是有必要從本質上解釋清楚的。”
1987年9月6日,筆者在《每週財經動向》上又寫道:“中國的《易經》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亦把三看做一個完整的數。亞里士多德更明確地提出,凡是圓滿的或具有實質性的都在三元之中——開始、中間和終了。
這樣看來,曹劌論戰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圖2003所示),和艾略特提出的三次標升見頂(或三次下跌見底),本同一理。只是曹劌把這種概念用於軍事上,而艾略特把它用於金融分析上的不同罷了”。這篇文章中,筆者同時寫道:”為什麼這三個字充滿著人數的生活空間呢?根椐哲學界的研究,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思維三分法使然。 ”下面是1987年〈每週財經動向〉上本人的原文,在香港圖書館內可以找到的。
必須加以說明的是,曹劌所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乃是描寫軍隊在戰場上的士氣升降模式——即作戰情緒的變化:第一次出擊的衝動、第二次出擊的衝動、第三次出擊的衝動過後,士兵的情緒冷卻下來,金融市場上的好友向上沖殺,和淡友向下衝殺的情形亦是這樣。
《易經》上的“三天兩地而倚數”
1987年底,筆者把這些觀點較為系統地在《信報》上發表出來,當時得到信報社長林行止先生的公開認同和鼓勵,可惜本人沒有保留當時的文章。
1988年 3月15日,筆者在香港《快報》上更加明確寫道:“筆者始終認為,如果中國人能發揮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把《易經》上的“三天兩地而倚數……等觀點加以發揚光大,並在圖表分析中應用,相信是更加正統的,因為這些觀點本身包含著對事物根源的探索,它不單是講出事物和表象。 ”以下是當時《快報》上的原文。
再者,《易經<說卦段>》第一章寫道:“昔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三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生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按照字義解釋,“幽贊於神明而生蓍,三天兩地而倚數”是一個意思。 “觀變陰陽而生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又是一個意思。第一句話可以以理解為:“得到神髓的啟發而創造出蓍這種占卜方法,三天和兩地的變化乃是這種占卜方法的數理依據”。儘管筆者未能清楚“三天兩地”的真正意義,但把她理解為“三陽兩陰”或“三進兩退”是允許的。 “倚數”二字的內容就更廣了,可作種種假設。
故此,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三升兩跌完成一個過程(或三進兩退完成一個過程)”。這正好和波浪理論認為l、3 .5浪這三個主要趨勢,加上中間的,2浪4浪這兩個次要趨勢,完成一組推動浪暗相吻合。
我們亦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前面這組推動浪的1、3、5這三個升勢,加後面一組調整浪的a和c這兩個跌勢,完成一次價格的循環。”(圖2004所示)
〈人類思維三分法〉是真正的哲學基礎
如果我們對人家說:“因為中國有這種理論,所以金融圖表中便有這種表現”,那又是陷入“ 以現象解釋現象 ” 和 “ 感性認識 ”的境地了。我們要跳出此範圍,便要攀高一層,去追溯我們的祖先為什麼會說“ 道生一,一生二…… ” ?為什麼會說“ 三天兩地而倚數 ” ?為什麼會說“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
根據筆者的研究,這是人類思維三分法在作怪! 2000年出版的,《圖表分析真義》中筆者寫道”人類思維三分法在哲學上屬於回歸邏輯,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它表現為三個方面,分述於下:
A)習慣於把一件事物分為三部分——例如把白天分為上午、中午、下午。把黑夜分為晚上、子夜、凌晨。吃飯亦分為三餐。朝代分為初期、中期、後期。人生分為早年、中年、晚年。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司法。國家經濟分工業、農業、商業,國家軍隊分海軍、陸軍、空軍,並且採用三三製——即三連為一營,三營為一團等等。
天上有日、月、星三光,地下有鬆、竹、梅三友。學制分大、中、小。貨品分上、中、下。奧運獎牌分金牌、銀牌、銅牌。年齡分老、中、青。身材分高、中、矮。思想分左、中、右。聲音分高、中、低。體質分好、中、差。力量分強、中、弱。動作分快、中、慢。數量分多、中、少。品德分好、中、壞。
B)習慣於以三代表多數——孔子說:“三人同行有吾師”。又謂:“吾日三省吾事”。他不說四亦不說五,因為三已經能夠代表多數了。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亦是這個意思。三三兩兩,三番五次,三五成群,三山五嶽,三頭六臂,三衰六旺,怒火三丈,白髮三千等等,都是以三代表多數。所謂無三不成眾,是也。比賽場上,不論跳高、跳遠、舉重、擲鐵餅、推鉛球等,都是三次決勝負,代表參賽者已經做了很多遍,你的水準就是這樣!
中國文字,三車為轟,三日為晶,三木為森,三石為磊,三水為淼,亦是以三代表多數。不難發現,日常通用的很多數字都是三的倍數。比如彩票為六合,12件為一打,排球21分為一局,18歲為成年、六十甲子為大循環,60分為及格、108將組成梁山泊等等。古代科舉,三年一考,每次取三人入朝去見皇帝,見了皇帝呼三聲萬歲。時至今日,我們到殯儀館去,只須燃三炷香,叩三個頭,默哀三分鐘,已經代表無限的恭敬和悲傷了。
C)習慣於做完三個步驟感到滿足——三國演義中劉備到草廬拜謁諸葛亮,第一次不獲接見,第二次不獲接見,第三次才獲接見,顯然是諸葛亮感到滿意。諸葛亮激怒周瑜,第一次不死,第二次不死,第三次他就死了,那是寫書的人感到滿意。西遊記中,孫悟空攻打白骨精,第三次才成功,這樣才能令讀者感到滿足。
古代官員商議大事,酒過三巡才開腔。老朋友久別重逢,痛飲三杯才盡興。中國人在跑步之前喜歡叫一、二、三去做準備,西方人在唱歌之前喜歡叫One、Two、Three作為前奏。大型賽事分初賽、複賽、決賽三步進行。國家法令須一讀、二讀、三讀才算通過。開會時,你必須舉出三個論據才能支持自己的觀點。一個新消息你必須經過三次論證才敢相信這些都是做完三步感到滿足的表現。 ”
所謂三足鼎乃立,三才事乃成(天時、地利、人和),三個點構成平面,長、寬、高構成空間。故此,商品價格三次標升到頂或三次下跌到底,亦就合情合理的了。
通過以上的論述,相信大家都能同意,這才是波浪理論的哲學基礎。故筆者認為波浪理論是中國人發明的這種說法應該沒錯。記得世界波浪理論大師——加拿大的福雷斯(A.J.Frost)1989年在世界的黃金會議上公開表示:“波浪理論源自中國的《易經》”應該是對筆者這種“假說”的肯定。可惜福雷斯當時只引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卻沒有引用“三天兩地而倚數”,乃是美中不足者。(福雷斯是從別人的口裡得知我有這套理論的)